生平简介 1949~1976
1949-1976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54年水粉画《自画像》(4482-G)
秦宣夫先生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新生活.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一个灿烂的新时期.他挚着地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深入生活、接近群众去反映新中国的建设和建设者们.画了大量的主题画和反峡工农业建设的画作
《小青岛》1953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美展。
1956年创作的油画《庆祝国庆》,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蓬勃的气势、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流露出作者澎湃的激情。画中没有人物的具体描绘,而着意于光与色对节日热烈明快气氛的渲染。主题油画《采莲图》1956年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
《上海码头》一个忙碌的轮船码头在作者的笔下竟然画得如此灿烂、明丽,用笔简练、流畅,充满诗意。2001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画集。他画的《雨花台之春》充满了生气盎然的活力,新一代少年儿童在碧绿的草地上玩乐,后面是烂漫的桃花盛开的春天。该画被选为江苏省著名《雨花》文学杂志的1958年5月号的封面。
人物画,秦先生画了许多劳动者的形象如:油画《纺织女工》《兰考农民像》。他不顾年事已高,冒着严寒,奔赴兰考为纪念优秀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创作了大批速写,还为自愿为兰考县绘制了多幅大型宣传画。
油画《海带姑娘》,该画曾在1962年《美术》杂志第二期发表. 2001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画集。为江苏美术馆收藏。
油画《红领巾》该画1962年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十周年画展》。
1963年他到杭州画了一批风景画,鲜明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1963年底,秦宣夫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了第二次个人画展(油画展)。
著名艺术家宋征殷评论说:“他的第二次个人画展所反映的,特别是六三年在杭州写生的一批风景画,他试图融合中国的写意画,探索具有民族气息艺术风格的作品。”
见:秦宣夫油画展览封面图。 在,展览会上与吕斯百、黄显之夫妇的合影。
这一时期秦先生发表了《关于米开朗哲罗的评论问题》、《吕斯百油画作品展览观后》等美术评论文章。1963年秦先生任《辞海》编委,负责外国美术史部分辞目的撰写与修订。历时十六年《辞海》修订本于1979年出版。(《辞海》,参加全国素描座谈会照片(秦宣夫历史照片007-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在中央美院(前排右四为秦宣夫)与《关于米开朗哲罗的评论问题》、《吕斯百油画作品展览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