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建交60周年“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
Sep
10
to Feb 16

中法建交60周年“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

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系统梳理吴作人先生在法国的学习、生活、交游等关系。展览主要展出吴作人先生30余件作品,以及20世纪上半叶留学法国的徐悲鸿、颜文樑、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王临乙、吕霞光、张宗禹、李有行、唐一禾、滑田友、周方白、潘玉良等艺术先贤的作品和文献资料。

展览分为三个章节“临行多是故人笺”“君提健笔来海外”“难得新游比旧游”,是对以个人的阶段性经验为中心研究并呈现留法历史整体的展览。

吴作人与他的师友同学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时代的先驱者。他们的足迹,都深深地烙印在历史和艺术中,为后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的追求,不仅是对艺术的热爱,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

View Event →
新春矩献 山川回响|开拍CUPPAR跨年大展18号启幕
Jan
18
to Feb 28

新春矩献 山川回响|开拍CUPPAR跨年大展18号启幕

  • 北京 开拍国际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开拍CUPPAR荣幸宣布 :“山川的回响:凤凰山艺术家群体特展1941-1946”将于1月18日在北京开拍空间正式开幕。

山是凤凰山,川是嘉陵江。

“山川的回响”以1941-1946年陆续生活在重庆磁器口凤凰山的六位中国第一代留学法国和比利时的艺术家为主线,他们分别是“常书鸿(1904-1994)、吕斯百(1905-1973)、秦宣夫(1906-1998)、王临乙(1908-1997)、吴作人(1908-1997)、李瑞年(1910-1985)”。如今看,他们是彪炳中国艺术史上的大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敦煌保护神、田园诗人、中国现代雕塑的奠基者等。回到“凤凰山时期”,那是他们的青年时代,当时的这些“年轻人们”面临何种处境,分别做出了何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对当下又有何种启发?这是艺术的选择,也是人生的选择。展览从“当下”与“个案”的视角出发,用历史切片的形式,呈现中国百年艺程中的重要一页,以及时代洪流下艺术家个性的坚韧与光辉。

展览同名纪录片《山川的回响:凤凰山艺术家群体》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通过对艺术家家属,艺术史学者,收藏家,当代艺术家等二十余位嘉宾的采访,北京、南京、合肥、重庆等多地探访式拍摄,挖掘一段八十多年前的故事,通过具体的记忆、人物、作品等,呈现真实且有温度的过往。

展览将于1月18日下午15点在北京798艺术区 开拍空间正式开幕,诚邀您共同见证这段尘封80年的时代过往。

View Event →

秦宣夫 《庐山会议旧址》选入CUPPAR开拍国际 2022 秋季拍卖会 AUTUMN AUCTION
Jan
1
to Jan 16

秦宣夫 《庐山会议旧址》选入CUPPAR开拍国际 2022 秋季拍卖会 AUTUMN AUCTION

  • 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说明:此作附有艺术家家属回忆访谈视频

CUPPAR 推荐

秦宣夫是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深度参与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建立与转型,是重要的先驱者、开拓者。

《庐山会议旧址》在艺术风格上,是吸纳了现代元素的后印象派画法作品。是秦宣夫晚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

此作从题材、取景、构图上,都别具匠心,画面重点突出的松树,有松柏常青之意,是兼具个人胸臆与家国情怀的作品。

此作参与了艺术家百年诞辰展,以及出版于权威全集之中。14位艺术家家属接受采访,回忆此作的创作经过及重要意义,可珍可藏。

View Event →
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
Sep
28
to Dec 20

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

937-1949年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美术对于现代美术的发展及相关力量的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重庆地区云集了众多名家大师,在艺术创作方面释放出巨大的艺术激情和力量。同时,战时重庆成为了艺术教育的重地,建构了密集完备的艺术教育系统。伴随着美术家的移居和美术学校的迁入,激发了艺术展览及美术刊物的举办和发行。此次展览建立在对20世纪前半叶旅居重庆的艺术家、入迁重庆的美术学校等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展示1937-1949年重庆地区在美术创作、教育、展览等多个维度的整体面貌,描绘出指向中国现代美术的重庆美术地图。从这一特定时间段和特定地域切入,探寻中国现代美术史、美术教育的发展谱系与逻辑,思考新的历史叙事和解读方式。

View Event →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120周年作品展
Jun
26
to Jul 6

“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120周年作品展

  • Google Calendar ICS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120年办学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名校。我们经历了三江及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等不同时期。其中于1906年设立的图画手工科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首次开设的新型高等艺术学科,为我国培养出了第一批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和大量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影响甚巨。美术学院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

时至2022年,我们正好历经两个甲子,迎来120周年华诞。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为了弘扬我校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优良传统,展现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百廿发展脉络,推动美育工作在新时代砥砺奋进、再创辉煌,学校将创立以来历届名家大师的优秀作品、授课笔记、珍贵文物史料等进行收集整理,于2022年6月26日——7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笃学致美”——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

View Event →
中国美术馆推出“江山壮丽”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大展
Feb
20
to Mar 22

中国美术馆推出“江山壮丽”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大展

展览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高山仰止”,展出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等近现代大师山水题材的经典作品。第二篇章“时代新象”,呈现新中国社会变革图景,反映了时代之新、生活之新。第三篇章“建设伟业”,展现新中国生机蓬勃的建设景象。第四篇章“诗意所栖”,描绘历史人文景观的诗意之美。第五篇章“自然之象”,展示中华大地美轮美奂的自然万象。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三层13至17号展厅,将持续至3月23日(周一闭馆)。

View Event →
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
Dec
9
to Dec 20

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

  • 中国美术馆 北京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2020年12月11日,“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此展为“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古今中外各类美术作品12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作品3500余件。展览从中国美术馆藏品中遴选出20世纪以来中外艺术名家作品46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摄影。在“艺心同音”这一主题下,通过国际与国内经典藏品间的对话,呈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对艺术规律的探索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展现中西方艺术间的交流与对话,以对藏品的持续研究与展示,推进新时代美育。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将展出至12月20日(周一闭馆)

View Event →
“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
Nov
20
to Jan 31

“中国素描—现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中国素描的创作始终与时代发展、民族命运同行。早在20世纪初期,徐悲鸿、潘玉良、吴作人等胸怀复兴中国美术理想的艺术家就远赴欧洲,系统学习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中西合璧”的坚实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一批革命现实主义画家采用以素描为基础的写实主义创作手法记录时代风云,开辟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境界。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积极践行“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借鉴苏联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强国理想的优秀写实主义美术作品,素描艺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结合更加紧密,中国素描作品中的民族特色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素描领域的探索走向多元,观念、媒介、形式等方面皆有创新。本次展览分中西一冶、关怀现实、兼收并蓄、民族意韵、多元共存五个单元,系统呈现中国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点,突出展示中国艺术家继承中国传统、扎根中国现实、融合西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

View Event →
云观展 | 快乐的旋转——秦宣夫诞辰110周年专题展
Feb
20
to Mar 31

云观展 | 快乐的旋转——秦宣夫诞辰110周年专题展

抗疫期间,停课不停学,大家纷纷开启“云模式”。为方便查阅近现代美术史资料,基金会特整理相关展览,推出“云观展”线上展厅,供大家研究交流学习。

展览介绍

2016年为秦宣夫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快乐的旋转——秦宣夫诞辰110周年专题展”于2016年9月29日至10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与各方协助下,展出了二百余件绘画作品和秦宣夫留存的教学笔记、几易其稿的研究手稿等丰富的文献资料,以及家属新近发现的一些珍贵旧照片,全面呈现了秦宣夫先生的艺术历程、突出反映其探索中国油画发展之路的创新精神。

秦宣夫档案与网站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资助“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展示、研究等学术工作,如“吴作人档案”“萧淑芳档案”“徐悲鸿档案”“江丰档案”等。同时也积极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合作共建档案,“秦宣夫档案”即是典范。秦宣夫网站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艺术档案项目,网站较为全面地介绍秦宣夫先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资料齐全准确,内容细致,特此链接,方便观众和近现代美术史研究者了解与研究。

View Event →
向捐赠者致敬 - 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
Jan
19
to Mar 28

向捐赠者致敬 - 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在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得到了众多美术家及家属、艺术机构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与慷慨捐赠。在珍藏的11万件藏品中,有3万余件是捐赠作品。这些作品完整和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收藏序列,构成了既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美术作品,又不乏国际美术大家的藏品体系。

“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策划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捐赠作品展,展览从目前已经整理出的1200余位捐赠者捐赠的3万余件作品中,精心挑选出700余位艺术家的850余件作品。展览调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雕塑园,展期为2020年1月19日至3月28日。

展览中重要艺术家名录

油画家:常玉、丘堤、秦宣夫、颜文樑、吴作人、陈澄波、陈抱一、韩乐然、卫天霖、王悦之、司徒乔、潘玉良、刘海粟、艾中信、刘迅、苏天赐、胡善馀、宋步云、李瑞年、莫朴、王式廓、冯法祀、罗工柳、孙滋溪、罗尔纯、马常利、靳尚谊、朱乃正、苏高礼、刘宇廉、钟涵、闻立鹏、吴冠中、朱德群

View Event →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Jul
12
to Dec 30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

  •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中国美术馆7月22日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美术馆梳理馆藏作品,特别从建国70年来创作的具有鲜明主题内涵,独特民族气派与时代特点的藏品中选取小幅油画、水彩经典,主题聚焦在美丽中国,以风景为纽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经典抒写新时代,诠释真善美。

  展览分油画和水彩两个板块,分别在美术馆藏宝阁和开渠厅陈列展出。油画部分囊括大师大家如:刘海粟、庞薰琹、颜文樑、李瑞年、苏天赐、吴冠中、朱乃正、靳尚谊等人的经典之作。水彩部分集中了如李剑晨、潘思同、关广志、古元、宗其香、秦宣夫、黄铁山、陈坚等几代水彩画家的精品力作。展览呈现了一个富有诗意美感和人文活力的中国,一个和谐美好家园,也展示了建国70年来中国油画、水彩画的发展面貌和成就。(阅读更多请点击这里)

View Event →
春风化雨
Apr
15
to Jun 30

春风化雨

  • 江苏省美术馆 (map)
  • Google Calendar ICS

此次展览展出国立中央大学美术专业的教员和学生作品100余幅,其中包括徐悲鸿、吕凤子、陈之佛、秦宣夫、吴作人、傅抱石、吕斯百等诸多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家作品。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展示和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科系的历史沿革、师资结构、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分析与讨论,展览分为名师之光、教学相长、桃李灼灼三个部分进行梳理和呈现,一方面力图突出这一时期的美术家在中西交融的艺术大环境下所作的创作尝试与探索,另一方面旨在呈现教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作品和文献的相互呼应勾勒出该系科在艺术创作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面貌,并藉此探析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阅读更多请点击这里)

View Event →
《历史的温度》两幅画像 几代情谊 - 秦宣夫先生与王临乙王合内夫妇
Dec
10
to Dec 30

《历史的温度》两幅画像 几代情谊 - 秦宣夫先生与王临乙王合内夫妇

  • Google Calendar ICS

王临乙和秦宣夫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是不同专业的校友,但他们在巴黎往来甚为密切,且与同在法国留学的二、三十名中国同学常聚会于常书鸿家里。1933年,他们以常书鸿家为会址,成立了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回国后,他们又共事于北平艺专,及至卢沟桥事变,王临乙、秦宣夫均随校南迁,亲历了国立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战乱之中不断迁址坚持创作与办学的过程,是这一段校史重要的见证人。而《王合内像》正是在1939年艺专南迁途中所画。但《王合内像》并非秦宣夫先生与王临乙夫妇之间情谊的唯一证物,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秦宣夫先生的作品当中,有一张素描肖像,正是《王临乙像》。

View Ev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