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All Events

中法建交60周年“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


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举办“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系统梳理吴作人先生在法国的学习、生活、交游等关系。展览主要展出吴作人先生30余件作品,以及20世纪上半叶留学法国的徐悲鸿、颜文樑、常书鸿、秦宣夫、吕斯百、王临乙、吕霞光、张宗禹、李有行、唐一禾、滑田友、周方白、潘玉良等艺术先贤的作品和文献资料。

展览分为三个章节“临行多是故人笺”“君提健笔来海外”“难得新游比旧游”,是对以个人的阶段性经验为中心研究并呈现留法历史整体的展览。(点击上图连接原文)

观众对画展的评论以及现场拍照纪念:

 

土豆日记:2024年9月12日

《法兰西岁月-吴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在定慧寺巷的吴作人美术馆展出。

我对吴作人的西画不太了解,对留法背景的颜文梁、徐悲鸿们的画没有什么美感,虽然潘玉良和常玉是两个例外,虽然我也承认他们对中国美术及教育的推动既是现代性的,也是艺术品类的。

大学同学中有年长我11岁的老大姐秦志宁,她年轻的时候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美女的血统意义上的靓丽,也有一种家庭文化教养熏陶下的色彩,更突出的,是她的各种才华,她是我走近留法画家的缘起。

秦大姐的父亲叫秦宣夫,也是一位留法的美术家,更是一位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的画家。

1978年到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我没少去秦大姐家玩,一是她家就在学校围墙外的巷子里,二是我们年龄相差不而可以不避嫌。

大姐是秦家五朵金花中最小的。我记得她的大姐是化工工程师,二姐是我们音乐系的钢琴教师,三姐我不记得了。她的妈妈超级文雅超级漂亮超级温柔,我觉得她对我是特别好的,她对其他人都是极其友善的。

我特别喜欢秦宣夫,他像老顽童一样地在关爱他敬爱他的女人堆里活着。某一天晚饭后,天色近乎暗淡而有微光,他起身要去画室,他说这个时间最关键,他邀请我一个人进去,进去后就随手关门,室内开一盏25瓦的白织灯,他拿起画笔在油画板上涂抹了几下,对着一幅不大于60厘米长宽的画布中心着色,我仔细看,才看见灰暗色调的中心是一只更暗黑的猫咪,他笔触点到的位置是玛瑙宝石般的猫眼。几分钟而已,他转身得意地问我:“好看吧?”不等我回答,又问“有神吧?”我当下的领悟就是:有些画和有些歌一样,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才是美韵十足的。这个经历对我后来特别喜欢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是有很大影响的。我当下的感受就是:这才是艺术家的味道。

可惜,那幅画我再也没有看到过。

吴作人的油画不错啊!

图1美术馆大门就不错,位置更好,在定慧寺与双塔园之间。

图2李娜的肖像中四大色块的对比与过渡是舒服的,色块内的色差和色融也是丰富而老道的。

图3女人体这一幅特别大,冷暖肉色随着形体的扭曲而暴露在光影下,这比大多数人体油画的细腻表现而言,简直是大写意。似乎更接近米勒的乡村画派。

图4就有董其昌山水树的形态和泰奥多尔.卢梭橡树的色彩,是东西合璧的意味了。

图5是1944年的作品,画风画技明显成熟了,是佳作,是颜文梁徐悲鸿常书鸿等达不到的水平。

图6是吕霞光1934年的作品,也是很上路子的作品。

图7图8是秦宣夫先生的介绍和自画像小品(我认为是自画像小品,有趣的灵魂闪现了一下)。那一张花港观鱼的名字我是有一点质疑的,我觉得是植物园的玉泉观鱼。东方的物像与西方的色彩贴合得很好。

图9是美术馆小院子里的水池映照了隔壁的双塔,美啊!